造口装具引起的皮肤病变

23 10月 2019
Author :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俱乐部

 

  不论何种造口装具,从其在造口上安装被称为集物袋的袋型装具这一点看,其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因支撑和固定装具的方式不同,皮肤病变的状况也有所不同。用具发展的历史就是这种支撑、固定方式变化的历史,它是以克服造口周围皮肤病变为中心而改进的。换言之,可以说是因装具的不同而使造口周围皮肤管理概念发生了改进。

造口装具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按非黏着性装具,然后向黏着性装具,进而向带有皮肤保护剂的装具改进的。这种改进的顺序体现了皮肤管理概念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1非黏着性装具引起的皮肤病变

 

非黏着性装具是将装具用带子支撑、固定的装具,其紧贴性、密闭性当然较差,如果粪便是固形的还可以,如果是水状便和尿的话,则会从装具与皮肤间极小的间隙漏出,排泄物的刺激会使皮肤发生糜烂。目前,这种用具在发达国家的造口康复中几乎不再使用。

 

2黏着性装具引起的皮肤损伤

 

    黏着性装具是为了纠正非黏着性装具的缺点而开发的,在塑料薄膜袋(集物袋)上涂以黏合剂的装具,其紧贴性、密闭性优良,对有液态排泄物的回肠造口和尿路造口也能使用,它很快就成了造口装具的主流产品。

    然而,随着这种装具的普及,黏合用具的皮肤上不仅出现了急性皮炎,还很频繁地出现了色素脱失或沉着、表皮变薄等慢性病变,克服这些病变成了该装具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1)胶布皮炎及其发生机制

    考虑黏着性装具引起的皮肤损伤时,可作为参考的就是胶布皮炎。黏着性装具和胶布(手术用胶布)都是由黏合剂和涂抹黏合剂的支撑体(造口装具的话是薄膜材料、手术用胶布的话是胶带)构成的,从这一点上看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对黏着性装具的皮肤病变分析完全可以参考胶布皮炎的发生机制。胶布皮炎的发生机制分为Peck分类以及Russell分类。在此根据单纯的Peck分类进行论述。

黏着胶布皮炎的分类(Peck分类)

 l除去反应(reaction of removal):机械性刺激

  2刺激反应(reaction of irritation):一过性刺激

  3过敏反应(reaction of sensitivity):变态反应

 

    Peck将胶布皮炎的发生机制分为除去反应(物理损伤)、刺激反应(一过性刺激皮炎)、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这3种。胶布引发的皮炎是这些因素单独或复合发生的,但问题在于造口的黏着性装具的皮肤病变与哪一项有关。

 

    (2)胶布皮炎的相关因素——黏合剂和支撑体

    ①黏合剂中使用了什么?

    与胶布皮炎的3个发生机制有关的因素会因黏合剂和支撑体的种类不同而有变化。

    首先应了解因黏合剂种类不同时皮炎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天然橡胶类黏合剂,由于其危害性较高,现在医疗用黏合剂几乎都换成了丙烯类黏合剂。例如,从造口装具黏合剂的贴片试验结果来看,确实是天然橡胶类的阳性率较高,而丙烯类的则较低。因此,造口装具由天然橡胶类换成了丙烯类。然而,实际上即使是丙烯类黏合剂的用具,皮炎也不少发生。这表明,使用黏着式用具时,要在不存在没有危害性的黏合剂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造口周围皮肤管理。

    ②薄膜的物理特性和皮肤反应

    涂有黏合剂的支撑体(薄膜材料)的物理特性具有比黏合剂还要大的危害性。

    接收来自造口排泄物的尿袋薄膜使用了没有透气性的密闭性薄膜(occlusive film)。如果不是具有一定强度和非透气性的密闭性薄膜的话,则不具有用来收集排泄物的造口袋功能。因此,造口周围皮肤除了黏合剂本身的刺激外,还处于因涂有黏合剂的薄膜是非透气性的而形成的密闭环境中。我们的皮肤通常适应透气环境(大气环境),密闭性薄膜使皮肤处于密闭环境的话,则会发生各种问题并造成皮肤损伤。

(表  皮肤在密闭环境下的反应)

 

 

    a.物理损伤(剥离刺激):皮肤在密闭环境下,由于水分的蒸发受到妨碍,以及停止出汗,会发生角质层的自由水过剩状态——皮肤浸软。因此会发生角质层细胞结合力的降低。当从物理上变得脆弱的皮肤上剥离带有黏合剂的造口黏合性用具的薄膜时,则不能承受物理刺激而引起物理损伤。

    b.刺激(一过性刺激)反应:皮肤浸软会破坏皮肤的障壁功能,使外部物质可以透入皮肤内。如果那里有黏合剂的话,黏合剂则会透入皮肤内引起化学刺激。

c.过敏(变态)反应:上述黏合剂透入皮肤内不仅会引起刺激反应,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并且由于浸软对酸外套(acid mantle)的破坏,会导致皮肤细菌丛的爆炸性增殖,并带来细菌感染和细菌变态反应的机会。

 

    (3)黏着性装具引起的皮肤损伤发生在密闭环境下

将皮肤置于密闭性薄膜形成的密闭环境中所发生的浸软,是皮肤发生各种病变的根源。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皮肤障壁功能的破坏。因此,密闭性薄膜上涂有黏合剂的造口装具,最终是与Peck引起的胶布皮炎的3个机制相关的。实际上黏着性装具使用者100%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某种皮肤病变。

 

3皮肤保护剂引起的皮肤病变

 

    (l)皮肤保护剂的上市和皮肤管理

    如上所述,造口周围皮肤最好不置于密闭性环境中,但从贮留排泄物的造口装具的目的来看,集物袋无论如何都不得不使用密闭性薄膜。为解决这一矛盾,开发了被称为皮肤保护剂的聚合物制剂。简单地讲,它是基于开发对皮肤同时具有黏着性和吸水性的物质,将其夹在装具与皮肤之间,以避免皮肤浸软这一构想而开发的。

    最早的皮肤保护剂是美国的外科医生Turnbull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梧桐胶。这是向从印度原产的树木中采集的梧桐胶(亲水性聚合物)中加入多价醇而制成的板状物,具有优良的皮肤保护性,目前广泛地用于造口装具、敷料等用具。然而,它存在黏着性、耐水性、耐热性等物理特性上的难点,为纠正这些缺点,开发了向亲水性聚合物中加入疏水性聚合物以便使之成为稳定的复合聚合物制剂。以后几乎所有的皮肤保护剂都采用这种配方设计。

    目前已不再直接将黏着性装具安装在皮肤上,不论造口的种类如何、管理时期(刚刚手术后还是回归社会时)如何、以及有无皮肤病变,务必首先贴上皮肤保护剂,然后在其上面安装黏着性装具。通过这种预防性皮肤管理,皮肤管理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向发生损伤的皮肤上贴上皮肤保护剂后还起到了促进治愈的作用。可以说这是造口装具的理想功能。皮肤保护剂原本是着眼于黏着性和吸水性而开发的。从物理特性和药理作用也证明它具有皮肤保护作用及创伤治愈促进作用,具有对皮肤、对创伤有利的特性。因此后来它作为液态胶质敷料材料而用于创伤管理是理所当然的。

    随着皮肤保护剂的出现,造口周围的皮肤管理有了飞跃性提高。可以说造口周围发生的急性皮肤病变几乎都可以克服。

    (2)皮肤保护剂的皮肤损伤性

    如上所述,皮肤保护剂对皮肤管理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但随着它的广泛使用,逐渐发现皮肤保护剂本身也具有皮肤损伤性。并且这种损伤性既有急性病变也有慢性病变。此外,慢性病例的典型病例是色素脱失或沉着、皮肤调节( relief)作用停止。这种例子可发现存在角质层的部分脱落、角质层水分含量增加,以及经皮水分丧失量的增加现象,这表明即使是皮肤保护剂,皮肤浸软引起的障壁功能损伤也依然无法根本解决。即使是皮肤保护剂,归根结底也不过是黏着性装具的一种,它具有黏着性装具所具有的危害性或许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考虑到造口患者较长的人生,是否可以认为2年左右出现这种皮肤变化是属于能够允许的范围。

611 Views
伤口世界

电子邮件地址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