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伤口工作中需要知道的知识点儿(上篇基础理论)

09 9月 2019
Author :  

文章转自公众号:迷途小羔羊9527

这段时间准备给学生讲课,其中一个内容就是破伤风。这个病在11年前实习的时候管过一例(暴露年龄了),之后就没接触过。快要讲课了,心里有点虚,找资料来恶补一轮,也就顺便更新一下,就当预讲课。
七日风

以前农村很多生小孩的都是在家里找人接生的,当年我妈临产的时候,把我姑妈叫到家里,一把剪刀一盆热水,也就把我脐带剪了,有点像看电视剧的感觉。以前听起来这件事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后面学到了“七日风”这个词,马上觉得肚脐隐隐作痛,我这条老命能活到现在,还真是上天眷顾。

七日风其实就是新生儿破伤风,由于大多数患儿发病都在出生后的4-7天,所以叫做“七日风”,也有叫“四六风”的。7天这个数在传染病专业来说就是潜伏期,当年还没有这种医学教育情况下能总结出来,老祖宗还是挺有智慧的。封面图就是一个新生儿破伤风发作的图。

无处不在的破伤风梭菌
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必须有病原体——破伤风梭菌。这货名字听起来很危险,有种生人勿近的感觉。其实不是的,这菌广泛分布在泥土当中,哪怕你跑到火星也躲不开它,因为人体的肠道当中也有这种菌。这种广泛存在自然界中的细菌,必然不会随便引起机体的感染,不然我们周围这么多细菌、病毒,人类早就灭绝了。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的细菌,会引起机会性感染,也就是说,只有你给它机会(满足一定的条件),它才会来搞你,不然它只会做个安静的美男子。而破伤风梭菌引起感染往往由以下两个或以上的因素所诱发:

套用上面几点,大家就容易理解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破伤风感染(理解这个很重要,后面讲到的治疗以及预防会用到),例如没有严格消毒情况下剪切脐带、刀刺伤、铁钉扎伤等等。 正是因为创伤导致了局部组坏死、缺血,或者异物在创伤处的残留(如铁屑、玻璃碎片)、合并感染等,才会出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这也就是所谓的“不破不风”。除了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外,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成人破伤风,而且年龄也大,发生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 感人的孝子、专一的恋人 破伤风梭菌感染的致病机理跟一般的细菌——不一样,我们不一样。 这里先讲讲横纹肌是如何进行协调性运动的。机体的随意运动需要屈肌和伸肌的协调,当兴奋性神经元命令屈肌收缩时,抑制性神经元就会命令伸肌松弛,和谐工作,完美! 那么神经元的命令到达肌肉的时候,肌肉组织又是如何接收信号的呢?这里需要了解一个专业名词——神经肌肉接头。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末梢,对方一兴奋,也就释放出大量的乙酰胆碱,后者被称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跟肌肉纤维上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完成信号的传递,引起肌肉的收缩。正常情况下,释放出来的乙酰胆碱很快就会被分解代谢。 了解了上面两个知识点,就能理解破伤风梭菌如何致病。其实,破伤风梭菌自身并不会直接引起临床症状,而是依靠其生产的破伤风外毒素。古人曾说,“父母在,不远游”,破伤风外毒素就是这么一个感天动地的孝子。 破伤风外毒素一直存在于破伤风梭菌内部,从不外出捣乱。然而,当破伤风梭菌死亡后,外毒素也不守孝个三五年,直接就会出来浪了。破伤风外毒素是三兄弟的总称,分别是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溶血素、纤维蛋白溶酶,其中,大哥破伤风痉挛毒素是最主要的致病因子。

破伤风痉挛毒素一有机会出来浪,就迫不及待去寻找自己的真爱,而且它有一种高贵的品格——专一。破伤风痉挛毒素,有嗜神经性,专门与某些神经元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不会去骚扰其他的组织器官。这种结合比502更坚固,一旦结合,永不分离,至死方休。破伤风痉挛毒素与神经元结合后,总体的效果总结为三个字——去抑制
神经元去抑制后,屈肌和伸肌就不能协调工作,同时出现剧烈收缩,就会导致肌肉强直、痉挛;此外,毒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触突传递运动,导致乙酰胆碱聚集。上面说过了,这种东西本来是一次性用品,结果现在循环使用了,肯定会有问题的(大家平时的一次性用品也不要重复使用哈)。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断地传递冲动,机体就会出现持续性的肌张力增高以及肌肉痉挛。
上篇结束,下篇待续!
741 Views
伤口世界

电子邮件地址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Latest from  伤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