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治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尤以育龄期妇女多见,多对称分布于双面颊,形如蝴蝶,亦称蝴蝶斑,中医学又称“肝斑”、“黧黑癍”,无自觉症状,由于有碍美观,给患者带来烦恼,甚至造成严重思想负担,影响身心健康”11。笔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微针围刺配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患者30例,并与单纯口服氨甲环酸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黄褐斑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为女性,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52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5.2年:蝶形型10例,上部型9例,下部型3例,泛发型8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8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6年,平均4.8年:蝶形型1l例,上部型8例,下部型2例,泛发型9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发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哺【3】
符合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修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制定的诊断标准。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及滥用激素等引起的黄褐斑。
1.3排除标准
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显示有凝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有肝脏、心血管等疾病者,曾经有血栓形成、脑缺血病史者:④分娩后不足半年或半年内服用避孕药者:⑤近3个月内曾应用其他治疗黄褐斑的相关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者:⑥治疗期间终止治疗或更换药物及方法者:⑦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或中途退出观察。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口服氨甲环酸片(妥塞敏,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生产,0.5 g/片)0.25 g,每日2次,连续服用4个月后评定疗效。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针和局部微针围刺治疗。
2.2.1体针治疗
取穴分两组,①心俞、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②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患者先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nlm×25姗毫针针刺①组穴,得气后不留针。患者再取仰卧位,采用0.25 mill×25~40 nlm毫针针刺②组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星期3次,治疗4个月后评定疗效。
2.2.2面部围刺
取局部皮损区。常规消毒后,采用0.16姗×13蚴微针直接刺在皮损区或包围皮损区针刺,在正中直刺1针,四周斜向中心横卧透刺4针,不行针,所取针数根据色斑大小、颜色深浅、患者接受能力而定,原则上以针数多为宜,留针30 min。每星期3次,治疗4个月后评定疗效。
3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3】
痊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
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89%,颜色明显变淡。
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59%,颜色变淡。
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3.2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l 1.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退出及脱落病例。
4讨论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肾二脏有密切关系,肝郁、肾虚是发病之本,气血瘀滞、络脉不通是发病之标。情志不遂,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肝火上冲,血热不能华面:或因肝郁气滞而气血不畅,气血不能润泽肌肤,则面若蒙尘,血瘀于颜面,故发褐斑,或肝木克土,致脾虚失运,痰湿凝聚,秽浊之气循经上熏于面、凝滞肌肤可导致本病发生。或因房事过度,久伤阴精,肾水不充,不能制火,火旺伤血,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冲任二脉隶属于肝肾,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使气血凝滞而发生褐斑。总之,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之本,血瘀为发病之标。据此,笔者确立了“补益肝肾、行气活血、通络祛斑”的治则,本治法首先在针刺选穴上,针刺五脏俞穴能调节五脏气机,提高机体功能,刺之能气血兼调、阴阳兼顾,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肾气平稳、肝脾调和治本的目的。所谓“无瘀不成斑”,膈俞乃活血化瘀要穴,因此治疗选取五脏俞加膈俞,以整体调整五脏功能【2】。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取曲池、足三里、血海以行气活血:三阴交为脾经腧穴,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刺之可调肝、脾、肾三脏,理气活血,使气血充足,胞宫得养,冲任得充,阴阳重归平衡。同时中医学认为黄褐斑发生于体表浮络,在治疗中加用局部微针围刺,可疏通面部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消除斑片,增强肌肉弹性,具有紧肤、美白、消斑作用。以上诸穴合用,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斑消症愈。
现代医学认为【3】,黄褐斑的病因和病机目前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某些药物、化妆品、遗传、微量元素、肝脏疾病及紫外线等有关。氨甲环酸是目前治疗黄褐斑较常选择的药物,其机制可能与酪氨酸酶有关。研究发现H’51,氨甲环酸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而干扰黑色素细胞和角化细胞之间的联系,从而减少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有研究m1表明,低剂量长期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十分肯定,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针围刺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柴铁劬,刘洁.皮肤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38—145.
[2]Li zY,Lao JX.Warm needling at Back—Shu acupoints for melasma in women[J].J Acupunct Tuina Sci,2013,1 1(5):275—277.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学杂志,2004,37(7):440.
[4]Maeda k.Tomita Y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anexamic acid Oil melanogenesis in cultured human melanocytes in the presence of keratinocyte-conditioned medium[J].Joumal of Health Science, 2007,53(4):389—396.
[5] 章晓鹰,杨希穗,杨红,等.止血环酸抑制黑色素合成的实验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4):227—229.
[6] 吴溯帆,石杭燕,陈永,等.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2):106—110.
本文献转载于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5月第33卷第5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主要用于阅读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