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 临床研究

24 1月 2022
Author :  

【摘 要】 目的 观察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6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3 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

( 100 mL 静滴,qd) ,治疗组加服用脉复生( 30 mL,bid) ,治疗 15 d 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创面愈合率、疼痛程度 VAS 评分、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患肢经皮氧负压( TcPO2 ) 、踝肱指数( ABI) 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1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 1% ( P < 0. 05) ; 治疗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对照组( P < 0. 05) ,经皮氧负压高于对照组( P < 0. 05) 。结论 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显著疗效,有助于减轻患者溃疡疼痛、提高患肢经皮氧分压、促进患肢溃疡愈合。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脉复生;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 下肢溃疡; 经皮氧分压 ABI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 是一种全身性、进展性疾病,疾病后期出现肢体溃疡坏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目前对于治疗 ASO 溃疡尚未有统一共识,血管介入手术可以快速开通下肢动脉,改善血流供应,但费用昂贵。对于部分经济困难及无法介入手术开通的患者,优化保守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研究中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广州市中医医院脉管炎科 2017 年1 月—2019 年 10 月住院患者,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溃疡的患者,纳入共 206 例。其中男 108 例,女 98 例。年龄 52 ~ 75 岁,平均年龄( 63. 25 ± 5. 31) 岁。病程 1 ~ 6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103 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年龄 > 40 岁; ②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 ③有下肢 ASO 的临床表现; ④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⑤ ABI < 0. 9; ⑥彩色多普勒超声、CTA 、MRA 和 DSA 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相应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病变。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前 4 条可以做出下肢 ASO 的临床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 2016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②伴有下肢溃疡; ③同意接受此项临床研究。

1.4 排除标准

       住院期间行介入手术治疗; 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患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以抗感染( 根据伤口分泌物药敏 选 择 抗 生 素) 、抗 血 小 板 ( 阿 司 匹 林 肠 溶 片100 mg,qd) 、改善循环(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静滴,qd) 治疗。治疗组每日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脉复生 30 mL,bid。溃疡处理: 所有患者每日蚕食法换药。

2.2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VAS 评分,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患肢经皮氧负压( TcPO2 ) 、踝肱指数( ABI) 变化。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结果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结果采用频数和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 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②显效: 创面缩小 75% ,症状缓解,肉芽组织新鲜。③好转: 创面缩小 25% ,肉芽组织较新鲜,症状改善。④无效: 创面虽较前新鲜,但缩小不足 25% ,肉芽生长很少。症状未完全缓解。

3、结果

3.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说明治疗组在溃疡愈合率方面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有较明显的溃疡促愈作用。考虑可能与下肢循环改善后,形成新的肉芽组织、上皮组织,促进了溃疡创面的缩小好转相关。具体见表 1。

3.2 两组患者疼痛比较

       治疗前,两组 VAS 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治疗后,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治疗组 VAS 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 0. 05 ) ; 组 间 比 较,治 疗 组 优 于 对 照 组 ( P <0. 05) 。说明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明显减轻因末端肢体循环缺血所致的疼痛,考虑可能与循环改善后,肢体循环得到改善有关,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缺血性疼痛症状。具体见表 2。

3.3 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总胆固醇 ( TC) 和甘油三酯( TG) 水平并无明显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总胆固醇( TC) 和甘油三酯( TG) 数值均有明显下降,P < 0. 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TC、T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5) ,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脂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 3。

3.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等方面无明显改变,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P >0. 05)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等方面均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5)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均低于对照组( P < 0. 05) ,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 4。

3.5 两组患者 TcPO2、ABI 值比较

       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 TcPO2 均有升高,但经统计学处理,仅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 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P < 0. 05) 。在 ABI治疗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P > 0. 05) 。治疗组治疗后 ABI 值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经皮氧、ABI 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 5。

4、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见病,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介入腔内治疗已经成为下肢动脉手术的首选,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下肢临床症状[1 - 5]。由于患者经济或对疾病认证不足等原因[6],往往很多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溃疡坏死期,出现缺血性溃疡疼痛,对于血管闭塞严重,手术不可行的患者,或介入手术后再闭塞的患者,考虑行保守治疗促进和保护新侧支循环[7]。缓解疼痛可减少动脉痉挛,避免进一步血栓形成,对于延缓病情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8]。

        本研究中,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缓解疼痛,主要跟两者改善下肢循环密切相关。脉复生是我院根据岭南气候特点拟定的院内制剂用于治疗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临床广泛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能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等[9 - 1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脉复生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炎症,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13 - 16]。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银杏叶提取物及磷酸川芎嗪,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银杏总黄酮、银杏总内酯等有效成分,总黄酮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生成,还可加快体内自由基清除,降低缺血组织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能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组织中葡萄糖和氧供应量。总内酯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血小板、降低血粘度等作用。而磷酸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因此,本品含有这两种有效成分,使其作用有效协同,同时起到抗氧化、抗自由基、保护缺血细胞、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7 - 19]。其扩张血管、抗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作用,可用于脑血管疾病、心肌缺血性疾病及下肢缺血性疾病[20]。

       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表现,通过本研究证实,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因此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下肢动脉硬化,预防疾病进展,降低肢体出现缺血性溃疡甚至截肢的风险。同时对于已形成缺血性溃疡的患者,能通过有效改善下肢循环而减轻疼痛症状。本研究中,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在溃疡愈合治疗方面总有效率达 96. 12% ,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见脉复生和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ABI 是最基本的无创检查血管的方法,也是评估手术或药物治疗 ASO 的重要手段[21]。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 ABI 值为( 0. 558 ± 0. 145) ,较前升高,说明肢体血运较前改善,但仍处于缺血状态,需继续治疗以改善下肢缺血症状。肢体血运的改善是缺血性溃疡愈合的重要基础,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升高,是皮肤末梢循环改善的体现,有助于溃疡的愈合,提高临床溃疡愈合率。

       综上所述,脉复生联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肢溃疡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 创,陈 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钙化病变的腔内治疗现况和进展[J]. 中国医药,2020,15( 1) : 144 - 146.

[2] 张满霞,张宗祥. 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 25) : 5 - 7,13.

[3] 刘文导,黄 准,孟凡喆,等.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通冠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 16) : 2649 - 2653.

[4] 张东东,叶郁青,陈宁恒,等.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斑块旋切术与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对比[J].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 10) : 1625 - 1629.

[5] 黄学阳,刘大晟,林鸿国,等. 从“因虚致瘀”论 ASO 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防治[J]. 临床医学工程,2019,26( 9) : 1307 - 1308.

[6] 张 珺,朱洁婷,李沐梓,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延迟就医行为的质性研究[J]. 当代护士,2019,26( 11: 上旬刊) : 5 - 7.

[7] 高金辉,徐立,蔡铭智,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 ( 5) :444 - 447.

[8]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 24) : 1883 - 1896.

[9] 黎建华,周毅平,钟镜锋,等. 脉复生联合蚕食法治疗岭南地区脉管炎中医理论体系初探[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 33) : 118 - 121.

[10] 周伟青,刘若轩,张 洁,等. 脉复生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作用[J]. 广东医学,2016,37( 1) : 130 - 132.

[11] 李顺宁. 脉复生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脂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 11) : 19 - 21.

[12] 赵志祥,简小兵,王文英. 脉复生合剂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 6) : 620 - 622.

[13] 刘若轩,李阿荣,邓志军,等. 脉复生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血管内皮炎症的作用[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8,34( 3) : 330 -334.

[14] 李丽明,齐耀群,李阿荣,等. 脉复生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 3) :353 - 357.

[15] 李阿荣,刘若轩,李丽明,等. 脉复生通过核因子 - κB 通路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 2) : 238 - 242.

[16] 钟世顺,李阿荣,洪波,等. 脉复生加减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血管内皮炎症作用[J]. 今日药学,2019,29( 12) : 804 - 806.

[17] 涂清波,孙云,许 婷,等. 银杏双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8,58( 19) : 112 - 114.

[18] 孙文静,马 静. 银杏叶提取物临床药理学研究概述[J]. 中国伤残医学,2015( 3) : 225 - 226.

[19] 齐惠珍,周霞瑾,王明霞.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3 ( 12) : 1899 - 1901.

[20] 卢金华,程 熙,赖靖慧,等.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 2) : 147 -149.

[21] 李 岚. 踝肱指数与趾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 重庆: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本文献由伤口世界摘录自现代医院。

692 Views
伤口世界

电子邮件地址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