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2015年经一媒体朋友介绍来汉古中医试试。
刻诊
左腋下伤口处敷料包裹,打开后见伤口处淡红,清洁,有窦道,有液体流出,液体清,无气味,平素睡眠饮食正常,近期出现左侧腰腿痛,夜间痛明显,左侧上肢时有麻木,大便散,一天2次。舌淡苔薄白。脉沉滑。
诊疗思路
伤口新肉不长,反复流液,病程迁延数年,伤口所流液体脓消液清,无异味,只此一症即可断定病机为阳陷气虚,已无明显外邪,并且患者体胖声细,胖者多气虚,且声细不扬,中气不足之象。加之患者近期左侧腰腿痛,夜间痛明显,左侧上肢时有麻木,均显示左升之力下陷,日久已出现经络流行不畅之象,因此升阳举陷,无作他想,必选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此方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方中黄芪有托毒,生肌,治疗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之效,在此方中加大剂量至250克,以增强其生肌长肉之效;伤口流液似带下淋漓不断,加入白芷山药荆芥穗取完带汤之意,以健脾敛精;配以茯苓泽泻,渗湿健脾,共收健脾分消清浊之效,则湿得利、精得收、脾得健、肉得长。
处方
生黄芪250g 土炒白术30g 陈皮10g
广升麻15g 柴胡10g 熟文党45g
全当归30g 香白芷45g 炒笨山药30g
炒荆芥穗10g 福泽泻30g 茯苓30g
炙甘草30g
7剂。
2015年
04月19日
二诊
服药7剂,伤口流水明显减少,左侧腰腿痛、夜间痛明显减轻,左侧上肢麻木消失,眠纳好,大便费力,一天1-2次。
仍守前方加减:前方去泽泻、茯苓,加熟附片10g、炮姜10g,以鼓舞阳气。
2015年
04月26日
三诊
伤口明显有新生肉芽生长,少量渗液,左侧上肢时有麻木。腰腿痛减轻,脉沉细。
即守前方,7剂。
2015年
05月09日
四诊
现伤口愈合,左侧上肢偶有麻木。腰腿痛减轻,耳鸣,刷牙时出血,lmp5月1号,量较前减少,7天净。大便一天3-4次,成形。舌淡苔薄白微腻。脉沉滑。
守前方,加炮附片30g 炮姜炭30g 。7剂。
2015年
05月17日
五诊
伤口干燥,未见反复,现仍有左侧上肢麻木,坐久后腰酸痛,休息不好后易耳鸣,牙齿出血,大便1天1-2次,成形。
处方芪鹿乌头丸2.00瓶[每次10克,每天3次]。
后陪其母亲过来汉古看病,述伤口彻底愈合,腰痛手麻基本消失。
案
刚开始看到这位病人,了解了病人诊疗过程的兴师动众,我也心中没底,因为随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医学的逐渐式微,中医里的许多精华就像母猴子倒洗澡水一样,把小猴子也倒了。中医外科在古代刀枪剑戟的时代立下的丰功伟绩,因为手术未能及时的进步,逐步被现代手术替代,同时连其术后的护养方式也被当做糟粕或落后的技术被摈弃。
但病人到了汉古往往医患都没有退路。原因之一:病人无处可去,特别疑难病例的病人,往往都是各方、各级医院专家诊治无望,才会辗转在亲朋的推荐下到汉古中医就诊;原因之二:从医生的角度,特别是中医的角度,在当前主流的中西医医学思维状况下,现在通行的处理方案世界统一,我们只能自觉的把自己当做中医方案的终结者,必须给出中医的方案,我们不给出方案,病人基本没有可能再得到纯中医的方案,因此必须另辟蹊径,在中医宝库内掘宝。
其后在临床又遇到一例来自于新加坡的小病人,耳轮脚先天小窦道形成,反复红肿流脓,医院建议手术修补,按照上述思路,补中益气稍作加减治疗后,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内经》:“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但是,治疗真的是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疾病多变,没有现成的方案,患者要给医生探索的空间与足够的信任,医生也要不断的努力,这样才能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