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在猪胚胎中培育出含人类细胞的心脏,器官移植难题现曙光​

[复制链接]

2085

主题

2092

帖子

871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718
发表于 2025-6-18 11:2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官短缺,一直是全球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无数患者在漫长的等待中苦苦挣扎。而就在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据 IT 之家援引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报道,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 首次在猪胚胎中成功培育出含有人类细胞的心脏!这一重磅成果在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年会上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突破性实验运用了人 - 动物嵌合体技术,其核心目标直指全球日益加剧的器官短缺困境。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水准。他们借助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如同精准的 “基因手术刀”,准确敲除了猪胚胎中两个对心脏发育起着关键作用的基因。随后,在猪胚胎发育至桑椹胚阶段,也就是胚胎呈现出由约十几个快速分裂的细胞组成球体的特殊时期,研究人员将经过精心基因增强的人类干细胞注入其中。这些经过改造的人类干细胞,在猪体内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注入干细胞后的猪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它们在母体内不断生长发育。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胚胎最长存活期达到了 21 天,培育出的心脏发育至与人类胚胎同阶段的大小,差不多有指尖大小,并且开始有力地跳动。为了确认人类细胞的存在,研究人员采用了荧光标记技术,虽然目前人类细胞在心脏中的具体占比尚未公开,但此前该团队在猪胚胎中培育人类肾脏组织时,人类细胞占比曾高达 40% - 60%,这无疑为此次研究增添了更多期待。​
不过,科研探索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这项成果标志着人 - 动物嵌合体技术在器官培育领域实现了重要跨越,但前方仍有诸多挑战亟待解决。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专家谨慎指出,后续需要进一步严格验证心脏细胞是否完全来源于人类,这是为了杜绝物种间细胞污染的风险。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学者也强调,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荧光标记显示的人类细胞仅仅分布在心脏的局部区域,其与猪细胞的整合程度还不明确。毕竟,未来若想将此类培育出的器官应用于临床移植,必须保证器官完全由人类细胞构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产生排斥反应,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它依然为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在众多动物中,猪一直被视为理想的器官供体来源,原因就在于其器官的大小和结构与人类高度相似。可以想象,如果这项技术能够不断发展成熟,在未来,或许无数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将不再受限于供体短缺,能够及时获得适配的器官,重获新生。​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这条道路或许还很漫长,但我国科研团队的这次重大突破,已然为解决全球器官短缺问题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项技术能够早日取得新的进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福音!​
上述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这项科研成果的意义与挑战。你若觉得某些部分需要调整,或想补充其他内容,欢迎随时告诉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伤口世界 ( 皖ICP备19014494号-1 )

GMT+8, 2025-9-30 09:37 , Processed in 0.0840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9 Chinomise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