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民营医院22424个,为何其中的眼科医院上市势头强劲?

[复制链接]

2087

主题

2094

帖子

872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726
发表于 2020-9-9 0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ungkingchung 于 2020-9-9 08:07 编辑

2020年9月3日,爱尔眼科股价来到了历史新高,市值2300亿人民币。相较于2009年上市之时,上涨超过50倍,相较于去年8月,也上涨一倍,那时刚刚突破1000亿。
这在中国的民营医疗上市公司中,鹤立鸡群。排名第二的应该是以齿科为主的通策医疗,市值600多亿;此前被称为“民营医院第一股”的恒康医疗,市值最高峰时不过364亿;民营医疗机构中的明星和睦家,去年向新风天域出售时,估值也仅是100亿左右。
眼科的“一哥”如此强大,“小弟”们也不甘示弱。就在一个月之前,7月29日至31日,三家区域眼科连锁——辽宁何氏眼科医院、华厦眼科医院和成都普瑞眼科医院,不约而同赶赴创业板IPO。
民营医院一直“体弱”。截至2019年底,中国有公立医院11930个,民营医院22424个。然而,2019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2.7亿,民营医院5.7亿,民营医院只提供了14.8%的诊疗服务。
新冠疫情再次让民营医院受伤。8月29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对八点健闻说,“民营医院只能死掉一片,不是全死,是死掉一部分”。
然而,眼科却又是别样风景。例如爱尔眼科,尽管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6.86%和73.41%,但是到了二季度,分别同比增长0.72%和50.37%。而第二梯队三家也赶在疫情后集中上市。
2019年,何氏、普瑞、华厦分别实现营收7.46亿元、11.93亿元、24.56亿元,而爱尔为99.9亿元,是三家之和的两倍多;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0.56亿元、1.94亿元,而爱尔为14.29亿元。但一位行业人士认为,平均单家机构的营业水平差距不大。
根据招股书,三家均希望募集资金自建医院,试图由区域向全国扩张。
何氏,占据东北;华夏,盘踞东南;普瑞,发家西南。爱尔,由中南起家,已完成全国布局。
眼科疾病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基础,例如青少年近视人口数预计在 1 亿左右、成年近视人口数 4.5 亿以及黄斑眼底病变疾病约6400 万人。
视光配镜、近视手术、白内障手术,眼科医院最赚钱的三大业务。无论是爱尔,还是何氏这几家无疑都瞄准了这一方向,开始攻城掠地。
2009年,爱尔眼科上市。此外,华夏、何氏、普瑞,也都先后加快扩张之路,民营眼科迎来了黄金时代。除了这四家之外,市场上还有盘踞于川渝地区的爱瑞阳光眼科,起家于香港地区的希玛眼科(3309.HK)和来自德国的德视佳(1846.HK)也先后进军内地市场。民营眼科医院,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根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的数据显示,2012~2018年,眼科医疗市场规模从461亿元增长至1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其中,民营眼科年复合增长率达21%,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市场占比从13.88%增长至18.5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估,2019 年,眼科市场规模达到 1116.9 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伤口世界 ( 皖ICP备19014494号-1 )

GMT+8, 2025-9-30 16:17 , Processed in 0.0546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9 Chinomise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