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ungkingchung 于 2020-7-10 18:25 编辑
5G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医疗物联网的通信技术包括 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包括如2/3/4G 蜂窝通信技术的广域网通信技术。高速率业务主要使用 3G、4G技术。
蜂窝、Wi-Fi和蓝牙使得物联网能够跨越平台使用,而5G则是将这些东西连接起来的纽带。物联网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数据需求,而5G网络能全部支持。
美国哈斯商学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在一份报告指出:“最能体现5G在医疗领域影响力的是‘医疗个性化’。物联网可以通过不断收集患者的特定数据,快速处理、分析和返回信息,并向患者推荐适合的治疗方案,这将使得患者拥有更多的自主管理能力。”
随着5G牌照的发放,5G网络会更好的履行“智慧管道”的作用,助力物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支撑诸如高清视频、实时监控等应用。
NB-IoT网络将使物联网走出碎片化,助力医疗行业加速信息化升级。NB-IoT 蜂窝技术(窄带蜂窝物联网)作为全球统一移动物联网标准,依托蜂窝网络,建设覆盖广泛、低功耗、大链接、低成本、高安全的网络,是 LPWA(低功率广域网络)领域最佳的解决方案,能满足低速率业务的多种应用场景。
据2019年数据,中国电信拥有31万个NB-IoT基站,是全球最大的纪录保持者;中国联通在2019年5月,规模也超过了30万个,基本做到全国覆盖。中国移动在2019年移动通信物联网生态大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在全国已经也建成超过20万个NB-IoT基站,覆盖了346个城市。根据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2020年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将达5亿。
2020年5月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总体目标是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提出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打造一批NB-IoT应用标杆工程和NB-IoT百万级连接规模应用场景。
NB-IoT 采用超窄带、重复传输、精简网络协议等设计,能满足物联网的连接要求,在相关国家政策的助力下,LPWAN 等技术快速产业化,伴随三大运营商大规模物联网网络部署,NB-IoT 的规模化推进或将成为物联网普及的重要突破点,NB-IoT 网络在医疗物联网领域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传感器是各种医疗硬件的基础元件。物联网是通过无源\有源RFID标签、腕带、健康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当前,物联网应用最多的是基于传感器的监控类应用。
传感器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传感器。传感器家族也从生理生物数据传感器、环境数据传感器、动作压力等物理类数据传感器扩展到了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创新传感器。
传感器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当前信息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能更加有效地感知物理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云计算和对传感数据的智能判定,使得基于信息的决策能力得到了提高,也让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在物联网发展早期,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多为人员管理、体征监测等对物品、人体的识别和定位等。随后,被服管理、供应链管理、冷链管理等旨在提高医疗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流程效率的创新应用开始出现,目前,物联网技术开始在医务人员预警、院内环境监测预警等应用上发挥作用。相信在政策和技术的助力下,未来的物联网创新应用场景图谱会更加丰富和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