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病理学,这个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的重要基础学科,已经从单纯定性发展成为指导精准用药的学科。虽然病理学在临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我国病理科发展得并不是非常理想。
全国现有的3.1万家医院中,公立医院1.2万家,民营医院1.9万家,全国病理科的数量为4900余个,基层医院病理科诊断的精准度急需提高。现存在的问题有:
一、权威专家会诊服务严重缺失。病理诊断服务需求巨大,而优质病理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京沪等主要城市,不少基层医院对病理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限制了病理科发展。
二、病理人才形势异常严峻。据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暨第九届病理年会数据披露显示,病理医生的数量为17000余人,病理科技师人数为13000余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缺口较大,实际应需10万余人。
而从需求方面来看:患者数量持续攀升、对病理精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我国肿瘤新发病例为529.2万,疑难病例逐年增加,亟须最精准的病理诊断结果。与此同时,在面对肿瘤高发,患者激增,就医难,确诊难,救治费用高,因病致贫等情景,病理诊断水平亟需提升。
全球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在中国,对于病理学来说存在巨大的需求。现在面临的痛点,一是病理医生诊断上的‘痛’,如何给出精准的判断;其次是患者的‘痛’,患者如何得到一个精准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