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8月22日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医院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王斐介绍了互联网医疗服务政策的方向。
王斐指出,互联网医院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当前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传统医疗服务应该如何与线上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疫情的发展促使医疗参与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达成了共识,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着互联网医疗规范发展,推动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
结合疫情期间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和智慧服务的经验,5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发布。王斐对此进行了解读,指出互联网医疗下一步建设重点是加快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创新建设完善智慧医院系统、大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等。
在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建设方面,将促成医院实现以预约为基础,建立患者服务中心,并将其线上化,减少线下患者不必要的就医次数,减少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滞留的时间。同时,国家卫健委也鼓励与医疗就诊相关的生活服务线上化。
在完善智慧医院建设方面,王斐特意指出了三位一体的系统建设。该系统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直接面向医务人员,辅助支持其进行临床诊疗;内部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医院管理的大数据,并可基于医院管理大数据对医院管理环节进行漏洞查找、弥补。同时,系统也需面向患者提供智慧服务。
在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方面,各地要加快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对互联网医院准入、互联网诊疗活动的监管。国家卫健委也要求各个提供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完善自身的平台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于推动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政策支持,王斐介绍,医政医管局主要将从5方面推动: 一是分区域设置国家互联网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区域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各区域的均衡发展。 二是细化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标准,明确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并对各地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运行情况和发挥的监管功能进行评估。 三是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指导性文件,具体包括语言规范、病历书写要求、隐私保护等。 四是不断优化互联网预约诊疗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加强门诊号源管理。 五是完善智慧医院顶层设计,出台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体系文件,与《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估方法及标准(试行)》、《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共同组成较完善的智慧医院建设指导体系;帮助医疗机构有目标地建设和完善医院的信息化,让智慧医院建设具有可行性与可比性。同时,评判标准将根据技术发展做适时的调整变动。
|